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部分觀衆合影。 人間社記者傅美娟攝
圖說:馬敬鈞醫生解釋什麽是癌症。 人間社記者傅美娟攝線上醫學講座 結直腸癌「腸」話短說
2022-05-25
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沙巴協會主辦「結直腸癌『腸』話短說」的主題講座,透過線上平台Zoom於5月22日舉行,近100位聽衆聆聽沙巴亞庇伊莉莎白女皇醫院外科醫生馬敬鈞醫生的分享。
馬敬鈞醫生畢業於印度Manupal大學,於2016年獲得愛丁堡MRCS和外科科學碩士學位,2021年完成UKM外科專科培訓,同年赢得大馬年輕外科專科醫生最佳原創科學論文Ethicon獎。
馬醫生說,結直腸癌是馬来西亞第二普遍癌症,是大馬男性最常見癌症,對於女性則為第二常見。證據顯示此病例數據在馬來西亞迅速上升,而且確診時多數已經是末期,令人擔憂。任何年齡層都可能患上結直腸癌,比較普遍的是50嵗以上。結腸即大腸,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,其末端的15厘米即是直腸。癌細胞是異常的細胞,它生長和分裂比健康細胞快;也可能長成腫瘤而且不斷變大;可通過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的其它部位。結直腸癌往往是沒有症狀,比較普遍的是糞便有血或肛門出血、長期腹瀉或便秘、下腹部疼痛、腹部膨漲、體重無故降低、勞累和沒有精力等。通常醫生會先詢問病史,做直腸指檢、血液測試、結腸内窺鏡檢查,活檢時會提取樣本以便實驗室做進一步檢驗是否有癌細胞,之後再做CT檢查。
馬醫生解釋,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以下5種:1.手術摘除腫瘤-視個人情況而選擇開腹或腹腔鏡手術。2.放射治療-可以制止及緩慢癌症組織的生長,通常是在手術後進行,以達到消滅殘留癌細胞的目的。3.化學治療-主要是以口服或注射藥物治療。4.免疫療法-通常癌細胞會逃過我們的免疫系統,免疫療法是採用人體的免疫系統達到產生天然物質來消滅癌細胞,降低癌細胞生長速度,也幫助免疫系統提高抗癌力量,採用此療法是有癌症種類的局限。5.靶向治療-是最新的療法,傳統治療法會把好壞細胞都毀掉,副作用也比較高,靶向治療干擾腫瘤需要的特定分子,阻止癌細胞成長,降低對人體的傷害,被認定比其他方法更有效。治療過後的後續護理是定期復診,可能包括血液檢查、CT掃描等,復診間隔期間如有問題,必須要向醫生報告。
馬醫生進一步説明癌症和腫瘤的分別,腫瘤可分爲良性和惡性腫瘤,良性腫瘤不會擴散,而癌症是包括惡性腫瘤及無腫瘤癌症,例如血液癌症。造成結直腸癌的原因有許多種,例如結直腸癌家族史、炎症性腸道疾病、高齡、吸烟、酒精、糖尿病、肥胖症、食用紅肉及加工食物等。
在問答環節時,大家反應熱烈,馬醫生都一一為大家解答。最後,醫生鼓勵50嵗以上、沒有症狀、沒有結直腸癌家庭歷史大衆,每年應該進行一次檢測,如果不幸確診,也能夠提早治療,減低風險。
馬敬鈞醫生畢業於印度Manupal大學,於2016年獲得愛丁堡MRCS和外科科學碩士學位,2021年完成UKM外科專科培訓,同年赢得大馬年輕外科專科醫生最佳原創科學論文Ethicon獎。
馬醫生說,結直腸癌是馬来西亞第二普遍癌症,是大馬男性最常見癌症,對於女性則為第二常見。證據顯示此病例數據在馬來西亞迅速上升,而且確診時多數已經是末期,令人擔憂。任何年齡層都可能患上結直腸癌,比較普遍的是50嵗以上。結腸即大腸,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,其末端的15厘米即是直腸。癌細胞是異常的細胞,它生長和分裂比健康細胞快;也可能長成腫瘤而且不斷變大;可通過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的其它部位。結直腸癌往往是沒有症狀,比較普遍的是糞便有血或肛門出血、長期腹瀉或便秘、下腹部疼痛、腹部膨漲、體重無故降低、勞累和沒有精力等。通常醫生會先詢問病史,做直腸指檢、血液測試、結腸内窺鏡檢查,活檢時會提取樣本以便實驗室做進一步檢驗是否有癌細胞,之後再做CT檢查。
馬醫生解釋,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以下5種:1.手術摘除腫瘤-視個人情況而選擇開腹或腹腔鏡手術。2.放射治療-可以制止及緩慢癌症組織的生長,通常是在手術後進行,以達到消滅殘留癌細胞的目的。3.化學治療-主要是以口服或注射藥物治療。4.免疫療法-通常癌細胞會逃過我們的免疫系統,免疫療法是採用人體的免疫系統達到產生天然物質來消滅癌細胞,降低癌細胞生長速度,也幫助免疫系統提高抗癌力量,採用此療法是有癌症種類的局限。5.靶向治療-是最新的療法,傳統治療法會把好壞細胞都毀掉,副作用也比較高,靶向治療干擾腫瘤需要的特定分子,阻止癌細胞成長,降低對人體的傷害,被認定比其他方法更有效。治療過後的後續護理是定期復診,可能包括血液檢查、CT掃描等,復診間隔期間如有問題,必須要向醫生報告。
馬醫生進一步説明癌症和腫瘤的分別,腫瘤可分爲良性和惡性腫瘤,良性腫瘤不會擴散,而癌症是包括惡性腫瘤及無腫瘤癌症,例如血液癌症。造成結直腸癌的原因有許多種,例如結直腸癌家族史、炎症性腸道疾病、高齡、吸烟、酒精、糖尿病、肥胖症、食用紅肉及加工食物等。
在問答環節時,大家反應熱烈,馬醫生都一一為大家解答。最後,醫生鼓勵50嵗以上、沒有症狀、沒有結直腸癌家庭歷史大衆,每年應該進行一次檢測,如果不幸確診,也能夠提早治療,減低風險。
最新消息
清德寺重陽敬老 傳遞慈悲與祝福
2025-10-28三代喜同堂暨佛光寶寶祝福禮 見證信仰傳承
2025-10-28健保推手楊志良訪法寶寺 分享「倒數第二」哲學
2025-10-28大林講堂人間佛教系列講座 《金剛經》五種實踐的智慧
2025-10-28員三分會「幸福人生」講座 以短為長的佛教生活
2025-10-28佛光文教中心佛化婚禮 佛光青年佛前互許終生
2025-10-28九九重陽情誼長 歡喜共舞樂滿堂
2025-10-28屏東講堂佛學講座 人間佛教的慧學
2025-10-28以四給為座右銘 佛光人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
2025-10-28佛光四句偈啟願心 圓滿修行在人間
2025-10-28
相
關
消
息







